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政府民间合力助残脱贫

2018-05-04 11:53:03    来源:慈善公益报    访问:    

原标题:助残托养:架起重残家庭经济桥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但目前全国还有约3000万人尚未脱贫,这其中因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成了精准扶贫的“老大难”。

一人重度残疾,全家失去“造血功能”,这是导致残疾人家庭难以脱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社会组织、政府在这场“非赢不可”的攻坚战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残疾人家庭脱贫成“老大难”

为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016年6月3日,中国残联印发的《“十三五”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计划》通知中,揭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策略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其中,“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服务供给方式及服务机构运营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相关业内人士的认同和重视。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今年两会期间,天津市政协委员张宝义建议立法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他说:“目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社会力量兴办的残疾人托养机构,面临很多成长中的‘烦恼’,应尽快立法为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法制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明确托养机构招用人员时可享受的保险和补贴政策。”

减轻残疾人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几年,政府与民间力量合力兴办托养机构蓬勃发展,成了解决残疾人家庭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也为残疾人差异化扶贫服务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精细化优势,也弥补了政府资源有限和公共产品单一等“短板”。

政府民间合力助残脱贫

在助残托养中,根据百姓需要,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托养模式发挥职能特长,提高了扶贫效果。其中,一些进行有条件的社区进行残疾人居家托养,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签订助残服务项目,来解决辖区居民家庭的实际难题。

近日,家住安徽合肥经开区高刘社区贾郢村的韩光伦父母就来到村部,拿着相关材料要求办理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等不及了,早点来办理,心里早踏实。”韩光伦智残二级,父母年事已高,照顾他吃喝拉撒越来越力不从心。据高刘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与合肥佰家伴居家安养老中心入户签订的“居家托养”助残服务项目,社区24个村居共计262名重残人员享受到此项惠民工程。

地方政府探索残疾人集中托养,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脱贫,走出了一条重度残疾人家庭增收脱贫的新路径。

说起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实施的重度智残人员集中托养的政策,潘心巧流下了激动的眼泪。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潘心巧丈夫被安排入住万冢镇扶贫助残托养中心,同时,为了专门照看自己的老伴,她积极争取当上了护工,每个月还有工资和生活费,一家人的生活和收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像潘心巧这样因残致贫的家庭还有很多,该县重度残疾人实行政府托养,收到了“政府托养一人、一家快速脱贫”的良好效果。

2017年11月22日,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指出,“社会组织是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是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距离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保证残疾人家庭不返贫,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大力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形成政府帮助减负、社会爱心组织共同参与的格局,将在架起残疾人经济桥梁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 张迎迎

[责任编辑:王亚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