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有真正被打倒的时候,才会追问内心的真实”。
这是一本名叫《追问》的书籍中的一句话。为了找寻这份内心的真实,作家同时也是江苏省属某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丁捷从从中纪委和江苏省纪委提供的633个案例中,遴选出28个地厅级与省管干部违纪违法典型,和其中13人面对面长时间交谈,获得了数十万字关于他们人生道路、心灵历程和灵魂语言的第一手材料。最后,又从中选择8位典型,进行深度记述,最终成稿出书,里面有《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最后的华尔兹》里的昔日的正部级高官,《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无法直立》中的市委副书记,《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双学科教授,《四海之内》里的交通厅副厅长,《风雅殇》里的文化厅副厅长。
书里的七男一女,起点不同,际遇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他们大都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违纪或犯罪行为都是在他们走到人生巅峰或者一定高度之后,在身居高位的某一个时刻放松了警惕,迷失了自己。“两面人生”在他们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人前,他们是一身正气、公正无私、两袖清风、勤政务实的人民公仆;人后,他们却是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婪成性、懒政怠政的人民公敌。
回想起,2019年12月,单位组织青年干部到某监狱开展警示教育,监狱内纪律严明但却只能全程抱头的服刑人员、窗明几净但却代表失去自由的罪犯监舍、静谧安宁但却让人感到阴沉的整体氛围,让我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更让我感到触及心灵的,是两位服刑人员的现身说法,从他们的讲述中,我能感受到他们曾经作为体制内小有成就的人物的骄傲,也能感受到他们犯错入狱之后的悔恨,更能感受他们对曾经拥有的良好工作环境、幸福家庭的向往,以往的一切美好,都在他们自己经受不住金钱、利益的诱惑后化为泡影,“时光一去永不回”这句话,他们是用生命和自由来感受的。
记得参观完踏出监狱那一刻,我尽情的呼吸着外面的空气,铺面而来的满是自由和快乐。这一次的警示教育,也让我更深刻的明白,其实,违法、犯罪就潜伏在我们身边,监狱之门或许在我们的一个细微的错误念头下就会被打开,党纪国法的红线底线,远超高压电线,是更不能触碰的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不断完善,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近年来,一些“90后”年轻干部落马的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在公众的一般认知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干部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党性修养,特别是处于人生和事业的起步阶段,正是青春奋斗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想理应“洁白无瑕”,这与工作多年而陷入腐败深渊的违纪违法干部具有本质上的不同。究其根源,虽然可能还存在监管不够到位、基层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等多重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没有牢靠,少数“90后”干部缺乏足够的党性锤炼,理想信念尚未筑牢,导致在行为上出现各类瑕疵进而演化为腐败行为,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
正如《追问》中所说:“如果你没有走对路,你走的越远,离魔鬼就越近。魔鬼,总是在各种邪路、错路前面守株待兔”,功劳与错误之间、贡献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邈越的界限。功劳不能抵消错误,贡献不能抹掉罪行,犹如今日的荣誉不能代替明天历史。虽然很多犯罪看似一念之差、肇于微末之迹,但细细查之,无不是因为判断上的荒谬和认识上的荒唐才一步一步走入了犯罪的深渊不能自拔。因此,不管职务多高、能力多强、贡献多大,如果任由私欲膨胀,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得失、诱惑、金钱、压力等,栽大跟头是必然的。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经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时刻追问自己的内心,始终做到慎独慎微,以德修身,廉洁自律,坚决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分之念,做到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找到并保持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内心的真实,以初心为指引,走好脚下的每一段路。
“坚守初心”其实就正是如此。(冯钰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