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扶贫菜园子”

2019-02-13 15:05:27    来源:中国青年网    访问:    

原标题:驻村干部的“扶贫菜园子”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虽已立春,但扑面而来的江雾仍带着几分寒意,让人忍不住打起了寒颤。天虽冷,赵晓华却早已披着晨曦在自己的小菜园里拾掇起来了。

今年50岁的赵晓华是县纪委监委派驻鸡街乡菜白村的一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也名老党员了。老赵虽然下村不久,但很多村民却对他很熟悉,这不仅与他认真、亲和的工作态度有关,也因他的“扶贫菜园子”让群众记住了他。老赵的小菜园不大,估摸着也就两分左右,却种满了萝卜、辣椒、韭菜、小葱、芫荽、白菜、青菜、蚕豆、豌豆等10多种小菜。

眼前这片绿茵茵的菜地,曾是一片荒地。菜地原本是村委会旁的一小块斜坡空地,丢满了各种垃圾,水也不通,一片狼藉。当老赵提出要在这块地上种菜的时候,很多工作队的队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凭着一股倔劲儿,老赵清运垃圾、翻地、施肥、买籽、接水、整平、培土、围网……没几天,一块平整菜地就初具雏形了。水不够,他就把洗菜水收集起来去浇菜,肥料不足就自己去背。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没过多久小菜园便一片绿意盎然了。

谈及种菜的初衷,老赵介绍,在他下乡入户走访中,发现当地群众很少自家种菜,日常吃的青白菜都要跑8公里上街买,来回一折腾生活成本较高起来了,并且当地气候较为干热,买来的菜也不易保鲜。在与群众的交流中,老赵得知老百姓不是不愿意种菜,主要受制于季节性缺水缘故,生产用水成本高。加之菜园打理起来耗时费力,种菜技能也相对欠缺,种出来的菜口感不是很好,这让很多群众宁愿一买了之也不愿意“花功夫”种菜。“只要把水解决好了,种菜应该没问题。”在老赵看来,村里虽然干旱缺水,但光热资源好,只要耐心教授群众种植技术,一定能带动大家盘地种菜,解决好“菜篮子”问题。

扶贫小菜园,让繁重的扶贫工作多了一分新意,加深了干部群众的“鱼水深情”。“老赵的萝卜又脆又甜,用清水洗净就可以直接来个‘嘎嘣脆’,我都快50岁了,头一次吃到这么甜脆的萝卜。”村民罗常珍开心的介绍到,她说村里有好些村民来找老赵“取经” ,回去置办自家的菜园子了。“面对繁重的扶贫工作任务,种菜也是一种自我调节和释放压力的好方法,还可以锻炼身体。”老赵说,现在驻村工作队每天都能吃上新鲜菜,一开始是工作队员从家里带,现在变成往家里带,还给附近村民送。村民习应才看在眼里,心里跃跃欲试,他请老赵到家里支招,盘起了一个小菜园,现在地里的小菜长势非常不错。

老赵小菜园的成功,促成了鸡街乡在开展党员“顶在前面 干在难处”专项行动中,把“种植一园菜地”活动作为党员带头争先创优助推扶贫的重要载体,引导群众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现在全乡小菜园在各村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铺开,已达80余块,特别是达村和新寨村的赛依、王家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在推广无公害蔬菜和减轻群众生活支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群众“菜篮子”事虽小,但也关乎民生。党员干部在基层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小事着手,身体力行去教育引导帮扶群众,以星火之光力所能及的帮助群众解决好最直接的问题,这无疑也是对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的最鲜活、最生动诠释,也成了扶贫路上一道别致、亮丽的风景线!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鸡街乡人民政府 李丽文

[责任编辑:陈梦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