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将生活废旧塑料压缩成块 推动分类回收

2018-10-17 10:58:26    来源:中国环境报    访问:    

原标题:北京两初中生设计便民废旧塑料压缩回收器

“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关注社会生活,解决问题。”北京市宣武科技馆教师毕欣说。

不久前,她的两位学生陈怿恺、马子岳经过调研后提出建议,将生活废旧塑料压缩成块,推动分类回收。

陈怿恺、马子岳都是初中生。在课余时间,他们随机对两家超市进行7天的跟踪调查,发现超市收银台的收费塑料袋使用量并不小。以北京一家设置了10个收银台的超市为例,在高峰时段的1小时内,每个收银台平均结账35单,其中约60%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收费塑料袋,使用数量约28个。结合超市营业时长、北京市区超市数量等,学生们估算北京市每年超市收费塑料袋使用量要以百亿计。

塑料袋的巨大使用量和它们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们迫切希望找到解决方案。然而他们与环卫工人和一些小区回收站工作人员交流后发现,除了塑料瓶外,塑料袋等生活塑料垃圾因为零散和价值不高,小区回收站一般不回收。

为了促进塑料袋分类回收,学生们研制了便民废旧塑料压缩回收器,并提出建立微信公众号推广激励机制。他们设计的废旧塑料压缩回收器,将蓬松的塑料垃圾在压缩桶中挤压成块,形成“塑料饼”,便于回收。这款装置体积小、操作方便,适合家庭使用。

为了推广使用并宣传普及减塑等环境知识,学生们还建议开发相应的微信公众号或手机APP,为每个人都建立一个环保积分账户。

当然,这些方案并不完美,积分激励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实际回收困境也有待突破。比如,马子岳把自家的“塑料饼”卖给小区废品回收人员时,就曾遭到拒绝。他和父亲马旭东好说歹说,从塑料垃圾的危害,讲到分类收集处理的必要性,才让对方点头回收。马旭东认为,若想提升回收“塑料饼”的经济效益,打通上下游环节,还需更多社会主体的参与。

目前,学生们的建议已得到北京市西城区管理委员会的肯定。双方正着手准备在西城区一个小区进行试点。

“这个项目越做越觉得有意义,孩子增强了环境意识,我们家长也很受教育。”马旭东说,自己受孩子影响,更关注塑料垃圾议题了。今年回山东老家,正赶上那里遭遇洪灾,一些过去被人们随意填埋在田间地头的废弃塑料大棚薄膜,被大水冲泡了出来,泛着恶臭。“所以,针对塑料垃圾的研究很有必要。”

常年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的毕欣表示,在近几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针对环保议题的研究“特别热门”。而且不是停留在过去呼吁和宣传层面,而是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即便一些方案在成年人看来稍显稚嫩,但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们正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城市建设献计献策。(记者陈妍凌)

[责任编辑:陈梦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