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核心区,也是全国整市推进“粮改饲”试点的唯一地区。从2014年至今,朔州市的耕地种草面积达到了77万亩,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了12万吨、3.1万吨、60万吨。
在这里,种植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草畜一体”对畜牧产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农民收入、产品质量有没有得到提高?5月初,记者走进朔州进行了采访。
调产种草 粮改饲前景广阔
5月6日,初夏的风,淡蓝的天,紫荆山脚下是3600亩一望无际的绿。这是朔州市金土地农牧有限公司2016年种植的苜蓿草。草地里,8台大型喷灌设备次第排开,水雾弥漫,绿草青香。
看到记者,在农场管了十几年生产的黄录开着满是泥土的绿色皮卡车驶来,“长势好的是中苜3号,美国w-168受到了倒春寒影响。”
这里原来是国营农场,由于盐碱化严重,上世纪90年代末被弃耕。2006年,金土地将土地承包下来,先是种玉米,平均亩产250公斤-300公斤,1年到头成本收益基本持平。
2016年,金土地开始试种苜蓿草和燕麦草。“苜蓿作为豆科类植物,有利于改良盐碱土壤。”朔州市畜牧兽医中心主任兰世和首先看中的是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地头可以明显看到,种植了3年苜蓿的土地,基本没有缺苗,但是刚刚种植苜蓿的土地上,则能看到一块一块的空地,地上是一层一层白色的盐霜。
作为全国唯一粮改饲试点市,1亩苜蓿国家补贴500元。金土地投资1.3亿元,配备了大型播种机、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安装了移动喷灌设备,开始对农场的6000亩地进行改良。现在,一亩苜蓿一年能产600公斤干草,按照每吨干草1600元-1700元计算,每亩纯收入200元左右。
截至2017年底,朔州市的耕地种草面积已经达到77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5%,超过了2014年4倍,籽粒玉米调减215万亩,粮经饲比例优化为44:22:34。今年,朔州耕地种草面积将达到85万亩,其中全株青贮玉米面积48万亩、苜蓿19万亩、燕麦草18万亩。
3年多来,为推动种植结构调整,中央、省、市、县每年投入资金2亿多元,用于牧草种植、节水喷灌、购置机具等,已撬动社会资本近60亿元。同时,朔州市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中科院院士高福等专家,成立百草园牧草品种试验基地,对引进的优质牧草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兰世和说,朔州10万吨苜蓿计划和3万吨燕麦草生产计划已开始实施,到年底分别替代进口苜蓿3.5万吨和燕麦草2万吨。
“这个速度是之前很难想象的。”省农业厅副厅长茹栋梅告诉记者,“朔州种草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目前苜蓿面积是17万亩,我们预计到2020年,粮改饲面积将达到150万亩,人工草场30万亩,草种植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1/3。”
草畜一体 构建现代草食畜牧业体系
古城乳业对山西人来说并不陌生。从1983年生产出第一袋奶粉至今,“生态雁门关、塞外好牧场”的天然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董事长郭俊认为,“对奶来说,草才是根。为了提高奶产品质量,古城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苜蓿,价格每吨在2500元左右。草畜不能配套,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影响。”2015年,古城乳业抓住朔州市粮改饲试点的契机,流转了1万亩土地种苜蓿。如今,古城大道两旁,全部变成了苜蓿种植基地。2017年,古城扭亏为盈。
受益的不只是古城乳业,怀仁犇康牧业、朔城区恒兴牧业、通乐合作社等一批现代化草食奶牛场正在通过“草畜一体”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赵海是通乐合作社的老板,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养牛,现在占地100亩的园区里,除了奶牛生活区,最显眼的是两个地面青贮窖,而其中的一个青贮窖已经消耗了一大半。赵海告诉记者,现在流转了300亩地用来种玉米,但是不够。每年国庆前后敞开收购,要持续20天左右。
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方向转变,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优化畜牧业结构,加快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省畜牧局局长谢卓是这样看待草与畜的关系的:“在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推进过程中,种养分离使得更大范围内的养殖成为可能。但是,‘百里不运草’,在产业向高端化转变时,农牧交错带的优势就是草畜一体,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粮改饲的转变,构建粮经饲兼顾、农牧业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种养业体系的过程中,朔州探索出了四种模式和路径,一是“养殖业+新型种植业经营主体”合作模式,以合同方式形成利益一致、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二是“大牧场+大草场”一体化模式,实现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三是“牧繁农育”和“户繁企育”模式,与内蒙古等地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四是草业专业化种收储模式,形成种草、收草、加工、储运、销售,提供牧草种植饲喂技术等一条龙服务。
全面增收 筑牢产业竞争根基
5月初的塞北,正是播种好时节。记者在朔城区福善庄乡下水村见到吴志林时,他和老伴正在农场忙活。吴志林告诉记者,家里现在流转了300多亩地,只种苜蓿、青贮玉米和燕麦草,全部用来喂羊和牛。去年他的农场里有400多只羊和十几头牛,卖了350多只羊,收入30余万元。
对于吴志林来说,养了一辈子羊,老了才迎来“最赚钱的时代”。吴志林说他的制胜法宝就是300多亩草地,“以前饲料就要花掉很多钱,而且羊的价格也没有现在好。粮改饲以来,我的农场实现了草畜一体,除去土地租金、种子和人工费用,几乎没什么投入。肥料全是羊粪,今年更受益,有机肥对土地有保温作用,我种的苜蓿草没受到倒春寒影响,5月下旬就可以收了。”
张成厚58岁,是滋润乡滋润村农民。他从周边村镇流转了平坦而肥沃的1500余亩土地,成立了合作社,主要种玉米。由于玉米行情不是很好,张成厚琢磨着改种别的。粮改饲试点在朔州市推开以来,张成厚将1500余亩土地全部改种苜蓿,国家一亩补贴500元,2017年,他的苜蓿干草每吨卖到了1600元-1800元,而1亩地的产量达到了900公斤。
数字显示,2017年,朔州市优质牧草饲喂量达到130余万吨,奶产量、肉羊出栏分别达到了60万吨、430万只,比2014年增长33.3%、26%,而农民年人均草牧业纯收入达到了3400元。
粮改饲推动了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受益的是整个产业链。在养殖这一端,距离短、成本低、品质高的饲草直接促进了牛奶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同时也为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畜牧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2014年,恒天然牧场群落户朔州应县。作为3万头规模场的行业巨无霸,恒天然不仅大量购买当地的牧草,雇用当地的工人,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先进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技术。目前,朔州每年有45万亩青贮玉米和200余个养殖场签订购销合同,还有150多家青贮玉米服务组织,在农民与养殖企业之间架起了桥梁。
朔州市以恒天然、古城乳业、金沙滩羔羊肉等60多个龙头企业为引领,上联市场,下接农户,激活了草牧业全产业链条,形成了年加工100万吨饲草料、100万吨鲜奶、600万只肉羊、600万张羊皮、20万吨有机肥的能力。各类农畜产品也在全国22个省市区打开了市场,羊肉、肠衣等产品远销中东、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行业竞争,品质是第一位的,但价格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牛奶为例,当下朔州市的平均价格还在每公斤6.4元,甚至更高。在省牧草工作站站长杨国义看来,耕地种草,替代进口,推动养殖业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是今后努力的方向。